生态中国网 >  生态黑榜 >  正文

“鱼塘”变污水池?生态环境局泾阳分局:立即整改!

来源:陕西网 作者:问政调查组 时间:2025-04-30 16:07:18

字号

“当初村里说要建鱼塘发展产业,大家满心期待。可谁能想到,现在污水池的臭味直往屋里钻,窗户都不敢开!”最近,家住咸阳市泾阳县云阳镇枣阳村一组的村民们怨声载道,纷纷对村委会的规划实施效果表示不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近日,群众向《问政陕西》平台反映称,村里规划的鱼塘建成后实为无人管治的污水池,距离其宅基地仅十米,池内淤泥堆积,长期散发刺鼻恶臭,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与身心健康。

为何这一原本承载着希望的项目,如今竟演变成困扰村民生活的 “麻烦事”呢?

4月22日,《问政陕西》平台向泾阳县人民政府转达了群众反映情况。

针对群众反映问题,泾阳县人民政府立即责成咸阳市生态环境局泾阳分局进行调查核实。

调查结果反馈显示,群众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

经咸阳市生态环境局泾阳分局执法人员联合云阳镇政府环保站工作人员现场核查,确认群众反映的“鱼塘”实为泾阳县水利局于2024年主持修建的涝池。

进一步了解得知,该涝池内存放的污水为少量生活污水和街巷雨水,涝池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深约2米-3米,池体已进行了防渗漏处理,涝池设计有进水口,但未设置排水出口。

目前,云阳镇政府已迅速采取行动,紧急安排人员对涝池内的污水进行抽运作业。咸阳市生态环境局泾阳分局也表示:“后续会持续与泾阳县水利局对接,针对该涝池的功能优化、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问题开展专项处置工作,确保各项整改措施都能落实到位,切实维护好辖区群众的良好生活环境。”

问政简评:

基层项目建设关系民生福祉,容不得丝毫懈怠。涝池建设中,污水排放处理等关键环节被忽视,既折射出相关部门前期调研论证浮于表面,也暴露出对群众实际生活需求的漠视;项目建成后长期处于失管状态,污水池散发的刺鼻恶臭严重影响居民生活,更深刻反映出相关部门日常巡查机制缺失,责任落实不到位。而整改工作是否真正取得实效,核心在于后续功能优化与长效管理能否落地生根。这需要规划、环保等多部门打破壁垒,构建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的治理格局,同时建立健全管护制度体系,明确管护方式,切实提升服务效能,积极推动民生工程从 “建起来”向 “管得好” 转变,全力补齐民生短板,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