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全球碳信用市场
迎来重要发展阶段
欧洲主要经济体密集出台政策,欧盟拟将国际碳信用纳入气候政策框架,德国力推 CCS基础设施建设,英国支持企业碳信用交易,法国发布《碳信用宪章》…… 政策支持持续加大,波士顿咨询预测全球碳信用市场规模到2030年有望攀升至400亿美元。
在全球碳信用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澳碳所)凭借其独特的战略定位和创新产品,争取成为连接中外碳市场的核心枢纽。
欧洲各国相继发力
高质量碳信用将是市场焦点
2025年的欧洲,欧洲通过积极的气候政策调整,正在影响全球碳信用市场发展。
欧盟委员会近期提出,考虑将《巴黎协定》第六条国际碳信用纳入 2040年减排目标框架,允许成员国通过购买境外碳信用抵消剩余排放缺口。4月15日,欧盟委员会针对欧盟限额与交易计划(ETS)启动公众咨询更具革命性:就欧盟境内直接空气捕获、生物炭封存等永久性碳清除(CDR)和废物焚烧减排效果纳入碳市场的可行性和具体操作路径向公众征集意见。
若碳清除等技术带来的负碳效果成功纳入EU ETS,将通过碳定价机制形成市场化激励,加速碳清除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为全球碳市场体系优化设计提供可复制的创新范式。
德国以 “工业强国 + 气候先锋” 的双重定位,在4月10日发布的联合执政协议中明确多项重要气候政策承诺。
在国际碳信用使用方面,德国对在国家和欧盟层面使用国际碳信用持开放态度(可高达2040年减排目标的3%)。同时,协议表明,德国将把碳捕集与封存(CCS)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明确将其列为"重大公共利益项目"纳入法律体系。同时,德国政府将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的碳封存双边合作以及二氧化碳的跨境运输。
英国与法国则聚焦碳信用 “质量监管” 与 “企业责任”。4月17日,英国启动了关于《自愿碳市场与自然市场诚信原则》实施细则的咨询,《原则》允许企业采通过使用碳信用减少价值链中的排放,强调“碳信用应符合公认的高诚信标准,以确碳保信用带来环境效益”,英国正计划采用 ICVCM(国际自愿碳市场诚信委员会)核心碳原则(CCP)和 VCMI(自愿碳市场倡议)实践守则等框架以确保高质量碳信用的交易和使用,除此之外,《原则》倡议企业在其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衡量和披露碳信用的使用计划和使用情况。
法国在4月底 Paris ChangeNow2025 气候会议上推出的《与巴黎协定保持一致且高度完整性使用碳信用宪章》,呼吁企业负责任地使用碳信用,切实聚焦透明度与实质性气候行动,确保碳信用的使用与巴黎协定第六条和ICVCM的CCP原则保持一致。
《宪章》要求企业遵守三个主要原则:优先努力减少自身所有三个范围(范围 1、2 和 3)的排放,并发布有明确时间节点的气候转型计划;仅将碳信用作为消除残余碳排放量的手段;针对碳信用的使用制定清晰和独立的报告。包括施耐德电气、凯捷、倍科和 FDJ United在内的17家国际公司已经签署了该宪章。
全球碳信用市场
呈现规模扩大与质量提升
的双重特征
在欧洲政策与全球净零目标的双重驱动下,碳信用市场正呈现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并重的发展态势。
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统计,全球碳信用市场2024年交易量约为8.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额达17亿美元,长期增长潜力显著,预计2025-203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可达25%,到2034年市场规模或突破百亿美元。
碳信用需求端则呈现 “企业刚需化” 特征,根据MSCI报告统计,截至2025年3月,60.1%的公司已发布气候承诺;参与气候行动100+倡议的169个重点公司中也有80%的公司设置了碳中和目标;微软、亚马逊等行业巨头每年碳信用采购量均超100万吨,碳信用越来越成为企业脱碳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高质量碳信用的需求日益增长,对高质量碳信用的追捧一方面源于部分合规碳市场对可消纳的碳信用质量设置的门槛;另一方面,在自愿承诺中,高质量碳信用的购买和使用有助于展现积极的气候行动,提升买方的环境责任,满足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随着各类评价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各类碳信用标签成为碳信用筛选分类的有力工具,以 ICVCM CCP 标签为例的碳信用标签为碳信用市场的质量设定了全球阈值标准,使真实、可验证的高质量碳信用能够被区分出来,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CCP带标碳信用的溢价高达10美元/吨。各碳信用机制也在加速向高质量标准靠拢,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另外,亚洲已成为全球碳信用供给的核心引擎,截至2024年底亚洲碳信用累计签发量占全球56.19%,其中大部分来自于中国(48.15%)和印度(23.23%)。
亚洲碳信用的消纳市场也异常广阔,截至2024年12月底,亚洲碳信用注销量为6.72亿吨,约为全球注销量的 62.75%。为适应市场需求,亚洲各国围绕高质量和高完整性碳信用要求,积极探索标准互认、碳信用开发及技术创新等领域的支持和引导,以推动碳信用市场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立即行动
与澳碳所共赴零碳未来
在全球净零排放愿景的时代浪潮下,碳信用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简称 “澳碳所”)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布局碳信用市场。
近期,澳碳所将在交易系统上线并拍卖一批高质量碳信用项目。相关项目将从温室气体减排成效、环境与社会效益可持续性等维度进行严格筛选。拍卖公告请持续关注澳碳所官方网站(www.maceex.com)和官方微信公众号。
不仅如此,澳碳所还将与 ICVCM(国际自愿碳市场诚信理事会)开展合作,推出带 CCP(Core Carbon Principle,核心碳原则)标签的高质量碳信用标准化合约,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一站式的碳信用放心选择,有效降低交易风险,提升市场透明度与规范性。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我国绿证(GEC)获得 RE100(全球可再生能源倡议组织)的完全认可,GEC在国内外多元场景的应用前景将愈发广阔。
澳碳所已与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签署《绿色电力证书专项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发力、协同创新,拓展境外客户在会展、酒店、供应链等领域的绿色电力证书消费场景,并提供专业、高效的交易服务,助力绿色电力消费模式在境外的推广与普及。
未来,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完善交易体系,丰富碳市场产品种类,积极探索与国内外机构的合作新模式,为推动全球碳信用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贡献力量,携手各界伙伴共筑零碳未来。